安徽網庫訊: 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,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。為切實把退役軍人接收安置好、服務保障好、教育管理好、作用發揮好、權益維護好,槐樹灣鄉楊橋村立足實際,多措并舉,持續用力,扎實做好退役軍人工作,著力提升服務保障效能。
突出一個“精”字,完善組織機制。對返鄉退役軍人做到五關愛:迎接儀式、開展談心、宣講政策、推介崗位、高效辦事,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。此外,落實包保責任制,將村兩委成員與退役軍人家庭結對共建,定期學習相關政策法規和重要指示精神,開展“權益代辦”,用一張民情網“兜”起轄區“老兵”身邊事,以實際行動守好基層退役軍人工作的“灘頭陣地”。
把握一個“細”字,加強關心走訪。村兩委成員堅持發揮基層“勤務兵”作用,定期走訪退役軍人家庭,了解生活狀況及相關需求,幫助解決急難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,尤其在春節、元旦、八一等重要節日開展專項走訪,發放糧油米面等生活用品,營造出“擁軍優屬”濃厚氛圍,切實提高退役軍人的滿意度。同時,全面開展退役軍人全要素建檔立卡,“點對點”式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退役軍人辦理優待證;針對外出務工的退役軍人,通過電話、微信等方式聯系到人,宣傳優待政策,鼓勵異地辦理、本地審核,確保應辦盡辦、不
漏一人。
立足一個“實”字,強化政策幫扶。圍繞返鄉退役軍人的個性化職業發展傾向,針對性開展就業、創業指導,組織退役軍人免費參加崗位適應性培訓、職業技能培訓,增強退役軍人就業能力;并及時分享線上線下招聘會信息,為退役軍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。對有志于繼續求學的退役軍人,普及學歷教育提升相關政策,鼓勵退役軍人積極參加“專升本”、研究生招考等考試,進一步提升知識水平。對于傷殘退役、帶病返鄉、年滿周歲等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,足額發放生活補貼,定期組織療養活動,讓退役軍人生活無憂。
一系列的舉措,讓退役軍人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關愛,更好融入返鄉后的生產生活。廣大退役軍人紛紛表示,將倍加珍惜黨和人民賦予的榮譽,自覺弘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,堅定信念,愛國奉獻,奮發有為,再創佳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