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安在線、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“僧多粥少,一位難求”,是省城許多車主的共同感受,記者從合肥市城市泊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合肥城泊”)了解到,目前省城共有路邊停車位6.9萬個,停車位缺口達到了30萬個,按照停車泊位與機動車保有量1.2:1的合理比例來計算,省城至少有25萬輛車無處可停。
“停車難”位居十大痛點之首
2018年7月,合肥市啟動數字經濟發展痛難點征集活動,尋找市民周邊的城市生活痛點。經過一個月的征集調研,截至目前最受關注的十大痛難點已出爐,“車位少停車難”位列痛點排行榜“榜首”。很顯然,“停車難”問題已成為合肥人內心最深的痛,解決停車難問題勢在必行。
合肥城泊告訴記者,“停車難”問題不僅是省城一家之痛,當前,由于停車位歷史缺口嚴重不足,國內制定實施的停車政策多以增加停車位供應為指導原則。在原有規劃基礎上,車輛增加,停車問題不可避免。“現在合肥有路邊停車位6.9萬個,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小區停車場等路外停車泊位,但是停車位缺口目前已經達到了30萬個。”據介紹,按照停車泊位與機動車保有量1.2:1的合理比例來計算,省城至少有25萬輛車無處可停。
“三大系統”助力緩解停車難題
為了緩解“停車難”,目前合肥城泊自主研發并進行管理的三大系統:智慧停車管理系統、城市智慧停車誘導系統、車輛違停抓拍預警系統。通過分級停車誘導屏和“合肥停車”APP有效整合停車資源,打破停車信息孤島,實時發布停車場(庫)位置、空余車位數、收費標準等信息,方便市民規劃行車路線、有效有序停車、為政府部門出臺停車政策、制定城市規劃、有效管理交通等提供大數據支撐。
2015年,合肥城泊開始建設智慧停車系統,將市區路內泊位和路外停車場納入范疇,實現路內泊車位、路外停車場、城市誘導、充電樁、共享停車等五合一綜合管理。誘導系統可以實時采集路內泊位及路外停車場的車位數據,通過信息化云平臺及時快速地將數據發送至路邊誘導屏及“合肥停車”APP客戶端?梢杂行p少駕駛人因尋找停車位產生的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,提高停車設施的使用率和周轉率,緩解停車難,規范交通秩序,引導車輛有序停放,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。此外,合肥城泊與公安交警部門聯合開發,通過全國首創的“泊管員+文明停車勸導員”模式,協助開展路面停車秩序管控,整治占道違,F象。
人大代表呼吁大力發展智能停車場
2018年,全國人大代表、合肥工業大學國際事務部部長檀結慶在全國兩會上呼吁,大力建設智能化停車場,以緩解城市停車難題。
檀結慶在調研中發現,一些城市通過建設智能化停車設施有效緩解了停車難問題。例如,安徽省銅陵市通過頂層設計,大力推進各種智能化停車設施建設,2017年投入使用的“淮河路智能立體停車樓”,不僅顏值高而且智能味十足,已成為地標建筑。該停車樓總建筑面積6700平方米,外觀設計為兩個獨立的圓筒形,建筑總高度約39.8米,地上建筑共15層,可提供停車泊位200個,存取一次車輛平均用時只需一分鐘。
譚結慶認為,規劃建設智能化停車設施時,必須進行合理的定價,以能接受的收費價格,吸引市民停車。“以合理定價引導市民充分利用智能停車場泊車,同時有計劃按步驟逐漸取消路內停車場,并及時出臺城市泊車相關管理規定”。
立體車庫:一分鐘就可以停車完畢
在環城路上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,這里一直是停車的難點地段。“以前來醫院車位太難找,只能停的附近商場,非常不方便。”一位車主說道。從2018年開始,一座立體車庫開始投入使用,管理人員葉師傅介紹,這座車庫總共設計12組120個機械式停車泊位,24小時對外開放。
4月18日上午,記者在現場觀察到,一位車主按下立體車庫停車鍵后,車庫鏈條開始轉動,自動將空余的車輛托盤旋轉至一層,車主將車輛開上托盤,根據前方指示燈,停正車輛,取完停車卡就可以離開,整個操作過程一分鐘就可以完成,十分方便。葉師傅告訴記者,目前立體車庫的使用率基本上是滿負荷運轉,早上7點左右就基本停滿,但車位周轉非常迅速,一般五分鐘之內就會有車位空出來。
一位車主說道,立體車庫相比地面車庫,不需要倒車入庫或者側方位停車,對于新手司機來說非常友好,只需將車輛方向打正徑直駛入,前方指示燈由綠變紅即代表車輛已經停好,而且還設置了鏡子輔助車主停車,對一些女司機來說十分方便,而且價格也不貴,停車兩個多小時只要6元錢,比在路邊到處找空位要方便多了。
記者聯系了一家立體智能車庫生產廠家,據工作人員介紹,這種車庫在合肥發展非常迅速,目前公司在合肥市各個小區、商場、醫院等,共建設4000個立體停車位,還有5000個立體停車位目前在談在建。
不過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,這種立體車庫對車輛體積還是有一定限制,一些大型SUV就不太方便停放,廠家也表示以后會設計一些加大車位,方便大型車輛停放,還會配套一些新能源車輛充電車位,滿足不同車主的需求。
(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)